买了洗碗机3个月,我后悔了……后悔买晚了!
第一次知道洗碗机,是上小学时从报纸上看到的,记得当时一阵感叹:资本主义真是太腐朽了,连洗碗这种事都不愿意亲自做、要发明个机器来做…… 当时,洗碗对我来说,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。大人做饭、全家吃饭,饭后洗碗的重任自然落在我的身上,这也是当时的我能够分担的不多的家务之一。小孩贪玩,未免不情不愿,把锅碗瓢盆弄得叮叮咣咣响。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,没想到我也用上了这种“腐败”的机器,更没想到,一旦用上,就再也离不开了。 
(1950年代美国洗碗机广告,隔着画面都能感受到主妇有了洗碗机后的轻松愉悦感)
装修时,我在洗碗机和消毒柜之间,果断地选择了洗碗机。当时还在纳闷,是谁发明了消毒柜用在中国人厨房这种办法,太坑人了,价格也不便宜,说到底却只是一个透明碗碟柜。你看看洗碗机多好用,仨俩碗当然随手就洗了,一旦周末或者兴致高的晚上,多做几个菜,那杯盘狼藉之后,全都塞到洗碗机,什么都不用管了,一两个小时再打开,热乎乎地干净地不得了,幸福感倍增。 按说,洗碗机现在价格也不算太贵,却能显著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。但我们没太搞清楚,为什么在中国国内的普及率不算高。今天这篇稿子,算是初步研究之后的一个小成果,我们是希望如果不是太吃力,国内家庭都该配个洗碗机,确实好用,当然,太高档的瓷器,就不建议放进去啦,任凭洗碗机的说明书怎么说没事,没事,我还是比较不完全相信科学的....... 
吃完饭,把食物残渣简单处理下,所有碗盘都扔进洗碗机,一按按钮,该喝茶喝茶该聊天聊天,生活不能再美好了。 几个误区 洗碗机在国外发达国家普及率很高,但它进入中国几十年,却一直没有被广泛接受,销量远不及电视、冰箱、洗衣机等家电。即便在中国一线城市家庭,普及率也极低。 这里面有洗碗机自身特点的原因。举个例子,同样是用来偷懒的机器,洗碗机远远不如洗衣机普及。单次洗碗的时间,比单次洗衣服的时间短得多,因此,洗碗机节省的时间和气力,远远不如洗衣机节省的多。考虑到这一点,人们肯定先买洗衣机而不是洗碗机。 此外,还有一些误区阻碍了洗碗机的普及: 1. 洗碗机洗不干净? 这是对洗碗机的头号误会。通常来说,欧美人使用的餐盘刀叉等餐具标准化,沾染物少、容易清洗;我们中国的餐具(碗、罐、碟、盆等)深度大、样式繁多,中餐又油腻偏重、食材类型多。如果洗碗机冲刷不到位、机器设计有问题,就容易导致洗涤效果不理想。这些问题在洗碗机传入中国初期确实存在,毕竟那时很多设计并不成熟。 但是,随着数十年来产品的发展,洗不洗得干净早就不是一个问题了。洗碗机用70℃以上的高温配合高压冲刷,可以强力去除中式餐具、锅具及烹饪工具上的顽固油垢。从大家的使用经验来看,洗碗机实际上最擅长洗的恰恰就是油污,用强力洗的话甚至不放任何清洁剂都能洗干净;最难洗的是蛋白质,因为蛋白质遇热会凝固,牢牢粘在碗上,比如蒸过鸡蛋羹的碗。 

(品牌洗碗机说明书摘录。可以看出,食物残渣残留,主要是使用问题,而非机器的性能问题。说得直白一点,如果洗碗机洗不干净,大概率是你不会用)
洗碗机不仅能够洗掉看得见的东西,还能洗掉看不见的东西。多数洗碗机的水是加热到70℃的,可有效灭杀有害菌群,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;再通过烘干,可以让餐具表面保持干燥,防止细菌滋生。在杀菌与抑菌方面,机洗有传统手洗无可比拟的优势。 
2. 洗碗机浪费水电? 大部分老人对洗碗机的接受能力几乎为零,理由基本是这个。洗碗机一洗就是一两个小时,很多人以为它在一直进水。实际上,水是分次进入、循环冲刷的,总共大概10多升水(与机型与洗涤模式有关);每次耗电则不到一度。 最在乎节省资源的日本人做过一次试验,用5种型号的洗碗机清洗6个人吃一顿饭所使用的餐具,最省水的机型耗水量约为11升,最费水的机型耗水量约为22升,而选择10个人用手清洗等量餐具的耗水量平均为66.6升。国内也做过类似的对比实验,用洗碗机洗碗能够节约3/4水、1/3电。 还有一句多余的话,如果你洗碗太节省水了,恐怕也不是一件好事。在餐馆打过工的人都知道,后厨洗碗是很省水的,一池子水用一天…… 
3. 洗碗机很贵? 贵不贵,要看跟谁比、怎么比。早期的洗碗机产品价格确实贵,20世纪90年代动辄数千元的价格让人肉疼:不就洗个碗么,居然要花好几千块钱?这钱我自己挣! 几十年过去了,跟收入水平的上升相比、跟房价相比,洗碗机早就不能算贵了。市场上两三千至上万元的洗碗机都有,西门子13套的基础款也就3千多不到4千,和其他普通家电价格相比并不过分。毕竟,现在一部旗舰级手机都要七八千了。 在我看来,洗碗机最大的意义在于:忙活半天做了一顿大餐、吃饱喝足之后剩下海量餐具需要清洗却不想动弹时,只需要码好餐具就可以洗澡看电影睡觉了,这是显著提高了幸福感的。看洗碗机贵不贵,主要看你如何结合自身情况,衡量这种幸福感和需要付出的金钱相比,是否值得。 
洗碗机的局限 1. 洗之前要管 很多觉得洗碗机没用、鸡肋的朋友,主要是期待值过高。现在的洗碗机,还没有先进到可以让人啥事都不管的程度。相反,洗碗之前对餐具的预处理、对餐具的摆放,非常关键,做得好不好,会直接决定洗碗的效果。 首先是预处理,餐具放入洗碗机清洗之前,要将餐具中较大的食物残渣清理掉,以防堵塞洗碗机的过滤器,影响清洗工作。一些朋友表示接受不了这个环节:既然都先处理了,不如我就直接三两下洗掉算了,那还要洗碗机干什么?这个问题,目前确实解决不了。 
(要将碗盘里的食物残渣要处理成这种程度,不能有大的残渣)
餐具摆放也很重要。因为市面上大多数洗碗机都是利用高压喷淋的方式来洗碗的,想要把碗洗干净,餐具摆放首先要正确。不管是针对西餐餐具外形设计的碗架,还是专为中式餐具的复杂外形设计的百变碗架,用户在使用时最好将碗、碟、匙、盘、杯等餐具按照使用说明中标示的位置和方向放入搁碗架,以达到最好的清洗效果。摆放有一定技巧和灵活性,需要经常操作和总结。对8套以上的洗碗机,合理摆满一般需要1-3分钟。 
另外,洗碗机有3种耗材:软化水的、清洁的、速干增亮的,分别对应盐、洗碗粉、光亮剂。现在也有多合一的产品。每次使用有几毛钱到一块多钱的成本。 2. 不是所有餐具都能洗 洗碗机的原理决定了不是所有餐具都能洗。陶瓷餐具表面会有细微小孔,洗碗机洗久了会有表面磨损,如果是釉上彩的话有掉色甚至重金属中毒的风险。如果用陶瓷的,建议选釉下彩的,相对安全点。筷子的话,一般的木筷子可能会掉色开裂。 
(某品牌洗碗机说明书摘录。现在很多餐具的说明书都标注了是否适用于洗碗机)
3. 洗之后也要管 这主要指的是,洗碗机不能代替橱柜、更不能代替消毒柜。有这些期待的朋友可以打消念头了。 消毒柜一般的最高工作温度可达120°C,能确保餐具表面水分完全蒸发,给人以杀菌消毒非常有效的感觉。洗碗机由于内部零部件材料限制,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是在75°C左右,该温度虽然能达到基本去污和除菌目的,但很难避免在洗涤结束时内胆、餐具及碗篮上残余少量水珠,而排水管内也可能有存水;如果长时间把餐具存放在洗碗机里,必然会返潮,严重的甚至可能滋生霉菌。把洗碗机拿来当普通橱柜使用也是不合适的。 因此,不管用什么洗碗机,都要在洗完之后及时取出餐具,或者打开门通风。有些高端产品(比如Miele),有自动开门的功能,当然价格也上去了。 
洗碗机怎么买 1. 买大的,因为要洗锅 洗碗机的容量,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。严谨一点说,这取决于家庭人数、安装条件、预算情况,如果必须要一概而论,那就是:越大越好,最好能放了碗还能放锅。 之所以强调洗碗机能洗锅很重要,是因为能洗锅,代表洗碗机的空间足够大,能随意摆放餐具。而容量小的洗碗机,虽然认真摆放或许也能洗不少东西,但每次摆放的时候,都需要弯着腰花很多时间纠结怎么摆放,身心皆累。 你不会因为洗碗机容量大而后悔,只会因为容量小而后悔。在空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推荐选择8套或者13套的洗碗机,8套综合体积比不错,且比较紧凑、节能省水;13套容量最大,基本应对所有餐具无压力。我有朋友甚至说,一切13套以下的洗碗机都是耍流氓;还有人说,8套以下的洗碗机都是玩具。比较极端的言论,仅供参考。 
(洗碗机最好也能洗锅,对于洗碗的人来说,洗锅的压力更大)
2. 洗碗机的几种样式 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,洗碗机还分为台上式、独立式、下嵌入式、半嵌入式、全嵌入式等。台上式跟橱柜设计、安装没有太大的关系;嵌入式方面,介意橱柜面板统一的,买半嵌或者全嵌,如果不介意的就随便买。 
(文章来源:伽罗生活) |